一网搜 登录| 注册

关于2013年财政决算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4-08-28 10:45 来源: 榆树市政府
【字体: 打印
 关于2013年财政决算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市财政局局长  王文喜

(2014年8月28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报告2013年财政决算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3年财政决算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市财政局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工作,攻坚克难,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收支任务。

2013年,全市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8,952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07,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52,104万元(含一次性专项126,302万元)等,收入总计为484,266万元。全市支出按经济分类:工资性支出129,850万元,乡级公益支出8,994万元,社会保障支出81,680万元,医疗卫生等其他各项支出237,23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7,583万元,上解支出8,925万元,支出总计为484,266万元,在全省县市中位列第一。2013年收支相抵,实现了收支平衡。

  2013年收支决算数与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报告的收支预计数存在的差异,主要是会议召开时间与决算时间不同步形成的。

  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计划为154,240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计划为118,7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上半年,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3,017万元,完成预算的40.9%,同比下降11.2%。分级次看,上划中央级收入完成15,16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2.7%,同比增长0.5%;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47,857万元,完成预算的40.3%,同比下降14.3%。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13,36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7.5%,同比下降5.5%;地税部门完成28,16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1.3%,同比下降27.5%;财政部门完成21,49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4.8%,同比增长19.6%。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1,53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6.9%,同比增长10.2%。

  为了全力做好财政工作,以坚持财政收支和资金安全为重点,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强化征管,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年初以来,受国家房地产和税收政策等宏观调控影响,财政收入下滑态势凸显,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组织收入会议,调度预算执行情况,积极谋划增收措施。一是国税、地税和财政等组织收入部门通力协作,利用综合治税平台信息,落实责任,加大检查稽查力度,积极挖掘潜在税源,全面彻底清缴欠缴税款;二是财政部门强化专项工程监管,实行“完费完税”拨款审核制度、工程价款结算单审核制度、工程项目“税款保证金”和“质量保证金”等制度,保证税费及时足额入库;三是财政部门通过借款、拨付工程款和拨付棚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措施,配合税务部门清缴各类税款7,000多万元;四是重点强化了对国有资产处置、出租出借及有偿使用收入的管理,对广播电视台、粮食局股权转让收益和国有资产拍卖收入及时足额收缴入库。上半年,国有资产收益和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3,294万元,同比增加5,871万元,增长79.1%;五是继续强化建设领域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款及基金征收的管理,完善市乡非税收入征管体制;六是努力争取国家、省和长春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60,130万元。

  (二)科学安排支出,合理保证民生资金需求。拨付资金1.8亿元,调增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均津补贴400元、补发了退休人员职称工资;筹措拨付资金3,692万元,支持完善小额贷款担保、职业培训和公益岗位开发;拨付资金42,287万元,保障养老保险配套、城乡低保配套资金、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供养等抚恤和生活补助费及时发放,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拨付资金10,736万元,开展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暖房子”工程建设;拨付资金11,235万元,用于撤并小锅炉,改造供水、供热、燃气管网,铺装人行步道,美化、绿化、亮化街路;拨付资金2,590万元,支持农村村屯道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拨付资金391万元,建设乡镇消防队,提高了全市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三)统筹调拨资金,支持重点社会事业发展。拨付资金15,983万元,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新农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千亿斤粮食、棚膜蔬菜、烤烟园区建设等;拨付资金63,121万元,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汽车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拨付资金701万元,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发放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12,685万元,8,000户农民受益。

筹措拨付资金7,684万元,完善农村学校消防水池、交通安全建设,对薄弱校、操场进行了改造,新区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启动;筹措拨付资金40,882万元,保证了医保、新农合资金的归集和配套,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改革;筹措拨付资金954万元,支持冰峰啤酒技术改造,农业高产创建科技园和智慧农业建设;筹措拨付资金325万元,支持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和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

  (四)坚持改革创新,有序推进精细化理财水平。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全面编制政府综合预算,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报告;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债务统计、综合治税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对政府性投资、专项资金和部门项目支出建立了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财政资金监管机制,建立完善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平台和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全面公开预算信息,对林业、环保、民政等系统18家预算单位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开展国有资产评估项目6项,评估总价值6,786万元;开展建设投资评审项目95个,送审金额81,030万元,审减额3,816万元,审减率6.82%;政府采购实际支付资金2,936万元,节支146万元,节支率为4.7%;累计采集37个部门60个行业的涉税信息近7万条,直接增加税收577万元。

  (五)精心锻炼队伍,强力提升财政服务职能。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集中学习、查摆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和召开民主生活会等一系列活动,做到真学实评、真督实办、真查实改,提高了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的党性原则和修养。继续实行聘请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特邀监督员制度,广大干部职工集体签定了廉洁自律承诺书。完善了财政局“强基础、善管理、重服务、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全局干部职工的基础工作全面加强,管理方式进一步创新,有效提升了财政干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总体看,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受结构性减税及营改增等政策性因素影响,保持财政收入增长和完成当年收入任务的难度不断加大;二是改善民生、增资、配套等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任务繁重;三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偿债进入高峰期,逾期还本付息数额逐年增加,偿债压力不断增大;四是财政资金缺口大、资金调度难,收支矛盾日显突出。对此,要科学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为了圆满完成2014年全年预算任务,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坚持税收与非税收入并重、骨干税收与零散税收并重、中央税收与地方税收并重的原则,统筹谋划组织财政收入工作,充分利用综合治税平台,集中力量开展依法治税,全面开展税收清查、清缴工作。及时准确向国、地税传递涉税信息,努力增加税收收入;组织人员集中梳理、排查、清查招商引资等税收优惠政策,协助税务部门加强对招商引资企业优惠期过后的税收征管;加大对非税收入征缴力度,加强建筑领域税费和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管理;继续争取省市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深入贯彻“保工资、保民生、保重点”的工作方针,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切实加强财政监管,特别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和临时性资金追加。同时,要加大往来借款的清收力度,缓解我市财政资金紧张状况。

  (三)完善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跟踪督导,重点对项目建设资金、惠农资金等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继续加强财政资金检查,强化国有资产、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的监管;继续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项目的绩效跟踪监管、绩效评价两个环节进行重点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全面提升预算支出的管理水平;做好对全市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四)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财政部、省财政厅的要求,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全面编制政府综合预算,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报告。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债务统计、综合治税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9月份实行全市财政决算信息公开。继续开展“强基础、善管理、重服务、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高聚财理财能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加强管理,努力工作,力争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为全市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