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报道 > 榆树外宣

【长春日报】激扬踔厉奋发斗志 汇聚上下同欲力量榆树市:奋力谱写全方位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5-01-11 09:18 来源: 长春日报
【字体: 打印
  导言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承载着时代的重托,榆树市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崭新起点,凝望未来,心潮澎湃!

在2025年的征途上,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愈发铿锵有力,榆树市将深刻把握这一历史机遇,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委、长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建设“一个中心、四个强市”不动摇,确保这些目标如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一系列数字,折射出榆树市对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新的一年,他们将坚持“一引领、五突破”,即以党建引领,在五个方面聚焦发力、实现突破——

坚持固本强基、稳粮兴农,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建管并重、内外兼修,在城乡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治理,在平安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守正创新、崇德向善,在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新的一年,榆树市上下将深化改革、锐意创新、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以斗争精神迎接挑战,以奋进姿态推动发展,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聚焦乡村全面振兴——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走出“粮仓更满”的新路子。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专项治理,做好耕地恢复与占补平衡有效结合。继续加大“五良一智”建设力度,逐步扩大条耕先进技术的应用面积,做好墒情监测、气象监测、统防统治等工作;加快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步伐。

探索“农业更强”的新实践。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种苗培育+机械化规模化种养+农事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体系。适度发展棚膜经济,棚膜面积新增500亩;保证生猪、肉鸡等畜产品有效供给,2025年末全市肉牛发展力争达到55万头;全力推进产业园科研中心、东北粮贸中心、榆树市农事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

绘就“农村更美”的新画卷。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围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推进“八改”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打好农村污水、垃圾、粪污治理攻坚战,重点打造5个“百村示范”村。围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倡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村风,持续加强乡村普法宣传,着力打造“五治一体”乡村治理新格局。

满足“农民更富”的新期待。落实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等机制,推进庭院经济、帮扶车间等工作。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田秀才”。发展农村电商,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区域公用品牌运营。

聚焦扩大有效投资——

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

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和补齐设施短板,超前启动新一轮项目谋划包装工作,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规划发展“大盘子”。

在招商引资上寻突破。坚持“产业转型和升级同步、招商引资和引智同步、项目建设和税源建设同步”的思路,完善包保服务机制。围绕新能源新产业,全面优化招商结构,加速推动四川绿野熊胆粉加工等项目签约。扎实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

在项目建设上求实效。完善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双包保”工作机制。推动厨余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项目开工建设、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投产达效。

在平台支撑上强举措。继续发挥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主引擎的功能,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滨江净水厂、食品产业园等在建项目,通过“腾笼换鸟”等方式盘活“双停企业”。推动园区从基础功能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位建设。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

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完善“一专班、三包保”机制,落实“智改数转”等政策。培育扩量,构建层次更加立体、服务更加多元的梯度培育库。坚持科技赋能,通过改革创新提质量,帮助企业搭平台、树品牌、拓市场,推动工业企业向“新”求“质”。

全力推动文旅产业提级。提升五棵树滨江游、榆树钱工业游、延和民族特色游等既有文旅产品的品质,探索发展休闲式、沉浸式等旅游新模式。支持富越山冰雪乐园焕新升级,推动花园山影视基地项目落位,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抓好“两馆一基地”的资源整合,以红色教育品牌为文旅产业赋能添彩。

全力推动商贸服务提效。面向供给端,支持心声活、天诺医药等重点企业品牌化、连锁化、数字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即时零售”等商贸新业态。面向需求端,释放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

全力推动绿色能源提速。坚持向资源要产业,依托风、光、生物质等资源,加快推动华电800MW风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力促青岛昊羿航空煤油等新能源项目签约落位。谋划建设未来能源基地项目,全链条培育氢氨醇产业,同步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激活高质量发展潜力

跑出重点改革“加速度”。深化市政、供热等国企改革,注重经营绩效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健全筹融资风险管控机制。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强化开源节流。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执法、职业资格、收费清理、科教文卫体等领域改革。

当好营商环境“服务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推出更多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健全政策资金“一键送达”长效机制,提升“免申即享”服务水平。

打造对口合作“新样板”。探索与长春市朝阳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力促两地资源互补、产业互通、要素互联。深化同省农科院的战略合作。加强与长春市财政局的沟通联系,探索“股权财政”运营模式。借助长春天然气、润德投资的优质资源,提升设施建设、投资融资等方面的实力。

聚焦城市能级提升——

增强高质量发展内涵

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开展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推进地下空间和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再利用。构建梯次合理、分工明确、差异化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舒陶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积极融入长春市“一中心、五高地”建设。

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推进农村危改、城市旧改等工作。推动三盛路等主要街路改造续建工程完工。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城市排水防涝、旧改小区燃气完善等项目,开展绿化补植、景观建设、绿地改造等工作。

做优城市精细管理。紧盯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提升专项行动”目标,重拳整治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城市乱象,开展广告清理、文明交通等专项行动。建设城市管理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的柔性执法模式。

聚焦民生福祉改善——

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完善就业创业体系。加大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力度,完善终身培训制度,开展就业创业精准帮扶,深化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和初创企业扶持。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精准扩面。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医养康养融合等养老新模式,常态化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

推进健康榆树建设。深化医共体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加大域外医疗资源整合及专业型人才“外引内培”力度。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和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提升、师资结构优化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机制,加强校园安全和“校园餐”管理。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市区体育公园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广场功能。举办“文化惠民基层行”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振兴东北大鼓等非遗文化品牌,推动古建筑烧雕等非遗技艺活态传承。

聚焦防范化解风险——

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监测为基础,做好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的环保指标监测工作,及时预警、快速处置。谋划实施“EOD模式”项目,走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新路径。

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危化品、城市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源头治理。完善防灾抢险工作机制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工作。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走深走实。

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新时代,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新闻链接:http://epaper.changchunews.cn/ccrb/pad/paper/c/202501/08/content_1942530.html